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行业名称: 房地产行业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5-09 11:45:38 |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郑闵钢 |
研报出处: 东兴证券 | 研报页数: 8 页 | 推荐评级: 看好 |
研报大小: 912 KB | 分享者: zza****01 | 我要报错 |
事件:
截止2017年4月30日,房地产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和17年一季度报公布完毕。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观点:
1.营业收入增长明显且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截止2017年4月30日,16年报和17年一季报已全部披露。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据我们对15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统计,2016年营业收入为15955.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5%,但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04.55亿元,同比增长44.99%,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净利润同比在中信分类的29个行业中居涨幅前的第9位,较16年前进10名;每股收益0.55元,居29个行业的第13位,同比增长21.46%。
2016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增长均超过市场预期,虽然行业总体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至27.52%,较2016年的28.66%显著下降1.14个百分点,但受益于整体控费用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期间费用率较16年降低0.5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增速快于营收增速。随着2016年下半年销售回暖,预计2017年的销售毛利率将会有所回升。
2存货周转进一步加快,降费提效的同时杠杆率进一步提升
自2015年下半年行业回暖,2016年行业在进一步升温,伴随着行业整体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进一步提升,2016年地产公司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截止2016年底,上市房企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049和0.0385,同比分别上升8.7个百分点和略降0.6个百分点。
在销售毛利趋势性下行的大背景下,房企控费提效的效果显著,期费用显著下行,尤其是营业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大降9.39%和5.66%至2.51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小幅下行0.57%,近两年房企抓住资本市场的窗口期,通过公司债和定增等渠道实现低成本负债替代高成本负债,财务费用比率也有望下行。
2016年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至76.7%,同比小幅上升0.45个百分点。
3.一季度报情况
截止2017年4月30日,一季度报已全部披露,据我们对15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统计,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22.12亿元也出现上升,同比增长34.76%,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43.9亿元,同比增长45.93%。
每股收益为0.1元,同比增长30.62%。存货和总资产周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各项费用同比大增。
3.投资建议
据我们对15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统计,2016年营业收入为15955.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5%,但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04.55亿元,同比增长44.99%,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净利润同比在中信分类的29个行业中居涨幅前的第9位;每股收益0.55元,居29个行业的第13位,同比增长21.46%。2016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增长均超过市场预期,但行业总体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至27.52%。
从一季度报看,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22.12亿元也出现上升,同比增长34.76%,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43.9亿元,同比增长45.93%。每股收益为0.1元,同比增长30.62%。存货和总资产周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各项费用同比大增。
(1)行业新形势
当前各地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已经有不少城市的调控政策达到“历史最严”,现在仍然处在加码的进程中,这一现象已经是本届政府对房地产行业重新定位的集中体现,预期随着长效机制建立各方面不断推进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房企发展模式将进一步明晰,主要体现为规模化、资源化、多元化和强转型四种。
目前行业喜中有忧,由于一、二线城市调控压力持续增加,销售市场向三、四线城市倾斜,预期在棚改货币化安置、核心城市外溢等刺激下,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一段时间,但我们认为这一进程与我国目前大城市化的自然进程相逆,多数三四线城市仍然缺少人口流动和产业支撑,中长期三四线总体繁荣不可持续。
2016年行业的主题是销售火热+并购崛起,2017年房企的主题是调控升级+现金管理,从地产行业的限购限贷等政策,到近期金融防风险要求,都从不同角度限制了房企现金流管理能力,在这种形势下,房企销售回款+各种渠道融资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投资两大逻辑
我们认为房地产股已经跌至估值底部,部分标的已经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但受行业调控政策仍未落尽预期的影响,机构超低配格局还将持续。我们认为,价值投资的机会已经在路上,投资逻辑主线有两条:一是行业和区域龙头的“强者恒强”,尤其是在17年调控压力将逐级递增,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尽显,推荐标的为保利地产、荣盛发展、金科股份、迪马股份、新城控股、滨江集团;
二是资源型房企的“专而美”,与规模化房企的拼实力路径不同,资源型房企拥有的更多是拼大股东、产品或服务特色等,在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地位奠定了房企持续经营的基础,推荐标的为招商蛇口、首开股份、北京城建、华侨城、华夏幸福、新华联。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调控政策持续加码、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严峻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