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方正证券-解读2016年中国银行理财年报:谁加的杠杆?怎么加的?怎么去?-170521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5-24 08:14:42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任泽平
研报出处: 方正证券 研报页数: 7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833 KB 分享者: Ric****33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从理财的存续情况来看,2016年同业占比迅猛增加至20.61%,较2015年上升7.84个百分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理财的发行方来看,五大行占比萎缩,股份行、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增加迅猛,表明股份行和城商行在负债端通过同业理财同业存单进行主动负债做大规模。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投资方向来看,债券和非标上升(部分间接进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两高一剩领域),货币和存款下降,表明股份行和城商行在资产端通过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进行套利。2016年债券占据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份额达43.76%,非标债权、存款和货币市场工具分别占17.49%、16.62%及13.14%。在新监管环境下,理财和同业负债优势下降,未来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增速可能放缓,表外回到表内是大势所趋,存量理财资金面临穿透监管、一一对应的挑战。影子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收缩可能导致融资量缩价涨,经济二次探底,影子体系货币创造消失导致对债券和非标的配置资金减少。
 2014年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宽松周期,"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1.0体系转向"中央银行+影子央行+商业银行+影子银行"的货币创造2.0体系。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工具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而其中的一部分基础货币则由大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单等工具"搬运"给中小商业银行。在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之外游离着"影子央行+影子银行"的货币创造体系,而影子体系享受着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形成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自我膨胀的套利链条。过去这些年所谓的金融加杠杆就是"影子央行+影子银行"货币创造体系膨胀崛起的过程,当前以及未来所谓的金融去杠杆就是"影子央行+影子银行"货币创造体系纳入监管的过程。
 2014年以来资金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2016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脱虚向实的问题,如果不能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回报率,即使金融杠杆去掉,资金也未必回流实体经济,而是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2002-2009年的典型特点是M1与M2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资金能够流入实体经济进行信用创造。但是2015年以来M1大幅回升而M2持续下滑,表明超发的货币仅流入资产领域推升泡沫而没有进行信用创造流入实体经济,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陷阱"迹象。未来中国经济的出路除了金融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之外,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这有赖于启动供给侧改革:大规模减税、大幅削减庞大冗余的财政供养人员释放人口红利、放松传统竞争性行业管制、打破刚性兑付、恢复国有民营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横向自由流动、促进人力资本在社会阶层的纵向自由流动、激发体制内官员积极性等。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11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