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7-13 15:43:44 |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唐跃,黄伟平,罗婷 |
研报出处: 兴业证券 | 研报页数: 8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803 KB | 分享者: YLC****AN | 我要报错 |
引言:自去年11月份起,88号文、50号文、87号文连续下发,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和PPP融资问题。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叠加融资收紧和金融去杠杆的压力,城投平台面临的压力凸显。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PPP与城投平台何去何从是市场非常关心的话题,7月10日我们兴业固收团队邀请业内知名PPP专家对此进行探讨,邀请的专家主要有胡恒松(国家发改委PPP专家成员、兴业证券固定收益事业总部董事总经理)和吕澧(现任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总监、湖北省财政厅及发改委PPP专家)。纪要主要探讨PPP与城投债定价的问题。
一、专家1:胡恒松(国家发改委PPP专家成员、兴业证券固定收益事业总部董事总经理)
今天讨论的内容,本人主要想分享关于PPP的投融资模式、当前国家发的PPP专项债和PPP资产证券化、包括产业基金的具体操作和问题的看法。PPP现在推得很热,从原来的社会资本不敢对接,到现在基本成为央企比较追逐的项目,这点从上市公司就能体现出来。
1、PPP专项债。PPP专项债是最近推出的,可以说比较接地气,项目公司刚成立就可以申请发行PPP专项债,可以解决社会资本资金短缺的问题。且只要承诺拿到资金3个月之内开工都可以申请;或者项目公司的母公司发一笔债券就叫PPP专项债,但是这个钱要承诺用在PPP项目中去。关于PPP专项债,其实是国家发改委企业债的创新。但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增信问题。PPP专项债项目公司一般是刚成立的,因为刚成立的项目公司没有评级,而且存续期比较短。理论上政府平台公司AA的平台做增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项目公司的控股股东通常是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搞PPP的80%都是央企,央企大部分是不允许给项目公司提供增信的。所以PPP专项债虽然比较接地气,但是当前核心的解决点是央企为项目公司增信的问题。PPP专项债实际是国家发改委项目收益债和企业债的变更,这是关于PPP专项债的看法。
2、PPP资产证券化。PPP资产证券化主要是解决社会资本的退出问题,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大规模推广PPP资产证券化是不现实的。原因有三:(1)期限的问题。资本市场标准化的产品通常是5年,企业债是7年,但是企业债如果提前还款的,久期也在5年左右。所以PPP资产证券化的久期,与现在PPP起步是10年甚至20年甚至25年的项目,期限是不相匹配的,期限错配的问题非常突出。比如一个社会资本,项目已运营两年,将其收益权做资产证券化,可能做了笔5年的,那么下一次假如投资者赎回怎么办?(2)抵押的问题。通常资产证券化要求项目公司稳定运营两年以上,前期的资金通常把收益权抵质押给银行,如果做资产证券化,必须与银行沟通,让银行把抵押/质押权释放出来,沟通可能存在障碍。(3)成本的问题。PPP资产证券化在去年推广比较现实,但是今年在缩表、金融去杠杆,整体综合融资成本提高了100-200bp,最近市场可能稍微好一点,尽管好一点,但是现在的PPP资产证券化发行的成本应该是高于银行给项目公司的贷款的。所以期限、抵押、成本三个问题导致PPP资产证券化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PPP资产证券化也是有好处的,能给社会资本提供退出的问题。什么时间推最为合理?第一,PPP项目运营两年以上。PPP项目刚开始起步,开始也就2年,现在具备稳定运营2年以上的项目本来就不多。第二,等待融资成本降下来,降到比银行低,社会资本就有动力把原来的银行资金剔掉。
目前,资本市场对PPP项目一般都要求一定的资本金才敢投资,而实际上社会资本在里面投入的资金并不多,现在PPP基本都是央企在做,央企基本上也就是项目公司的资本金来源,甚至有的项目公司的资本金央企都不出,是第三方来出的,就是大家的组团。当前PPP投融资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原来主要是央企出了项目资本金,然后去银行去拿钱,拿钱以后再去放杠杆。现在多了个PPP专项债,基本上出了项目资本金,就可以发PPP专项债了。
现在的PPP项目基本都在10个亿以上,PPP项目(规模)通常都比较大。个人认为PPP项目应该要瘦身,特别是在政府付费这一块。因为PPP要求财政支出占比10%(财政承载力),现在好多地方把政府的承载力都花掉了,建议政府把一些迫切需要做的PPP项目做一下,不是那么迫切需要的就不做,否则就是变相举债了。最近87号文对假PPP或者借PPP来融资或者举债的做法进一步进行了规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