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6-26 10:31:54 |
研报栏目: 港美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
研报出处: 富邦投顾 | 研报页数: 1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337 KB | 分享者: 奋**** | 我要报错 |
6/15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品加徵25%關稅之最終清單,分兩階段實施,自7/6起先對340億美元818項產品實施,第一階段清單直指中國製造2025相關工業部門,包括航太、資通訊技術、機器人、工業機械、新材料與汽車等,不含電視與手機等;其餘160億美元284項產品待公眾討論程序後再決定,預計時間為1~2個月,新增清單瞄準受益於中國產業政策的產品,包括石化、鋼鐵與汽車零組件等。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中國隨即展開反擊,6/15商務部宣布雙方早前達成的所有經貿談判成果失效;6/16國務院公告對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品加徵25%關稅,其中農產品、水產品與汽車等340億美元共545項產品自7/6起實施;其餘能源、醫療設備與化工等160億美元114項產品,實施時間另行公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儘管美國擬定的這份清單依循替代性高(中國進口市佔率低於20%)與是否危害美商利益兩大原則篩選而出,藉此降低對國內經濟與物價的衝擊。但其欲以關稅手段遏制中國追求成為先進工業強國之野心,其效果應屬有限,並可能加速中國在關鍵技術上的自主創新能力。多數專家指出最有效的方法在於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輸出關鍵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並與其他貿易夥伴聯盟,共同對抗中國技術轉移與智財權之侵害。然而,從中興通訊和解事件,對歐盟、加、墨課徵鋼鋁製品關稅來看,Trump政府並不想限制美國出口,最主要目的仍著眼於降低巨額貿易逆差。後續留意美國是否公布第二份對中國1,000億美元進口品課徵關稅清單,而6/18 Trump表示已指示貿易代表署鎖定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品加徵10%關稅。
中國反擊名單幾乎涵蓋自美國進口的所有農產品,雖可達到打擊支持Trump農業州目的,但隨著貿易戰的拉長,中國因應對策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與複雜,因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僅1,548億美元,而美國自中國進口達5,262億美元,在沒有其他選項情況下,在當地經營的美企恐成為貿易戰受害者。再者,中國提出的產品清單以報復美國為首要任務,但其忽略進口替代性問題,課徵大豆等農漁產品關稅恐推升其通膨水準,且中國5月份經濟數據回落,若美中相互課徵關稅產品範圍進一步擴大,恐不利於下半年經濟成長表現,其國內去槓桿與財政政策勢必面臨另一輪調整壓力。
另外,中美貿易戰升溫可能讓朝鮮議題後續進展充滿變數,Trump政府原認為川金會後已與平壤建立起直接對話管道,無須再借助北京對朝鮮的影響力。但中國長期以來將朝鮮視為重要的戰略緩衝,其已成為朝鮮最大的貿易與海外投資國,中朝兩國深厚關係不可能輕易被抹滅。美國若想要將措辭含糊的美朝聯合聲明再往前推進,恐仍需中國的參與,這可能成為中國另一個貿易談判籌碼。
預期美中最終仍會達成妥協性的貿易協議,但雙方談判將在崎嶇不平路上顛簸前進且耗時甚久,位處中國製造供應鏈的亞洲國家無法置身事外。對台灣而言,美國第一階段產品清單中,多數品項為工具機,初步評估對台灣該產業影響有限,因台灣工具機出口至中國,以供應當地內需市場為主,或在當地組裝後再出口至東南亞,因中國為東協10加1成員國,自中國出口可享有零關稅優惠。然而,若中美貿易戰線拉長與擴大,美國對中國課稅進口品若擴及至消費性電子產品,台灣出口恐受到嚴重衝擊,因台灣資通訊、電機產品外銷訂單中在中國生產比例高達91.3%與67.9% (2017年資料),並以轉銷至第三國為主,而台灣該類產品出口至中國近9成為中間財,此佔台灣整體出口比例約2成。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